- 概要
- 历史
- 地理
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郊,东连双峰、衡阳,南邻祁东,西接邵阳县、邵阳市双清区,北交新邵、涟源,处东经111°30′-112°05′,北纬26°50′-27°28′之间。南北长59公里,东西宽56.7公里,总面积1768.75平方公里。县城设两市镇,距邵阳市20公里。
邵东,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英才辈出,素以“百工之乡”“商贸之城”而名闻全国。汉平帝元始五年(公元5年)置昭阳候国。1952年2月16日,邵东县从原邵阳县析出,属邵阳专(地)区。1977年划属涟源地区。1983年改属邵阳市至今。现辖17个镇9个乡,990个行政村,27个居委会(两市镇设14个社区),12430个村民小组,166个居民小组。全县总人口117万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1.87万人。有汉、回、侗、苗等29个民族,汉族占总人口的99.7%。
境内属湘中丘陵地带,为浸融蚀地貌。丘岗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1.18%,山地占21.69%,平原多为溪谷平原,仅占10.85%。地势南北崛起向中部倾斜,中部抬升向东西两向成阶梯式倾斜,成为境内三大水系的分水岭。县域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春多阴雨,夏暑期长,秋多干旱,冬寒期短。年日平均气温16.6℃。年平均无霜期270天。年平均降水量1150—1350毫米。
境内有邵水、蒸水、测水三大地表水系,蒸水、测水、向东流入湘江,邵水向西注入资江。总径流量年均24.87亿立方米。地下水源丰富,且露头好,储量在一般年景达4.6亿立方米。
境内资源丰富,矿产以煤、石膏为主,已探明煤储量4000万吨,石膏储量3.2亿吨左右,煤和石膏储量均居全省前列。还有锰、铅、锌、铀、铁、硅砂、重晶石、塑性粘土,石灰石等。土壤有水稻土、红壤、黄壤等7大类,16个亚类,51个土属,137个土种。
境内旅游资源丰富,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大云山、唐肃宗御笔钦题的佘湖山、宋濂溪周子洗墨的九龙岭,还有流光岭风景区,畔塘水库烟竹岩、明代建筑群荫家堂、朋山塘古屋、洪桥、水东江长道冲千年古枫群及佘湖山古寺佛地等,构成了邵东独特的旅游胜景。
境内农产品主要有稻谷、小麦、红薯、大豆、花生、油菜等,经济作物以黄花、中药材、柑桔、西瓜等为大宗。黄花菜久负盛名,邵东素有“金针之乡”的美称,产品历来畅销国内外。丹皮、白芍、尾参亦闻名遐迩。县境处衡邵干旱走廊,人多地少。历届县委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农业生产,在农田水利、农业机械、科学种田、发展乡镇企业等方面加大投入,重点建设。县内现有中型水库9座,小I型水库26座,小Ⅱ型水库91座,有效库容2.07亿立方米。各类渠道455条,总长3000余公里。灌溉总面积45.9万亩。旱涝保收面积32万亩。1991年,全县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,成为全省首批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的五个县市之一。1999年,全县粮食总量达49.36万吨。邵东先后由国家农牧渔业部、外贸部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黄花菜、红碎茶、瘦肉型猪、无籽西瓜等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县。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,养殖业向规模型、集约化发展。
县内乡镇、个体、私营企业起步早,发展快,现已形成五金、铝制品、钢球钢锭、皮件、药材、农产品加工等8大工业小区和180余个专业村。主要工业产品有煤、石膏、五金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食品等,达160多个品种。其中有2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中铬黄等40多个品种先后获省优、部优产品称号。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,成为县内经济的主体。邵东是邵东县第一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。
县内市场体系完善,城乡贸易活跃。全县有12个专业批发市场和58个乡镇集贸市场,组成了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网络。其中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——邵东县工业品市场。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,经营摊位1万个,经营门店580间,经营10大类2万个花色品种的商品,日上市客商近5万人。1999年商品成交额达45.8亿元。成为全国10个大型市场之一,连续5届评为“全国文明集贸市场”。还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家电批发城和中南五金批发城。廉桥药材市场成为全国3大药都之一,经国家医药管理局检查合格,达到国家标准。1999年,全县集贸市场成交总额达42.8亿元。
县内交通便利,通信发达。娄邵铁路横贯东本,国道320线、1814线、潭邵高速贯通全境,洛湛铁路邵东段、怀邵衡铁路、邵衡高速公路和邵东新火车站即将修建或正在申报等筹建中。县乡公路交织成网,每100平方公里通车公路密度居邵阳各县首位,实现了村村通公路。程控电话、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覆盖全县,实现了村村通邮通电话。科教卫体齐头并进。
邵东县以位于邵阳市东而得名。
汉平帝元始五年(公元5年)置昭阳候国。
1952年2月16日,邵东县从原邵阳县析出,属邵阳专(地)区。
1977年划属涟源地区。
1983年改属邵阳市至今。现辖13个镇、13个乡,990个行政村,27个居民会,12430个村民小组,166个居民小组。
邵东县属湘中丘陵地带,为浸融蚀地貌。丘岗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1.18%,山地占21.69%,平原多为溪谷平原,仅10.85%。地势南北崛起向中部倾斜,中部抬升向东西两向成阶梯式倾斜,成为境内三大水系的分水岭。
邵东县域处雪峰山和南岭山系之间的过渡地带,境内丘岗谷地遍布,伴有低丘小平原和若干小型盆地.地势为地南北山地崛起,中部抬升向东西倾斜。
邵东县境内有邵水、蒸水、测水三大地表水系,蒸水、测水、向东流入湘江,邵水向西注入资江。总径流量年均24.87亿立方米。
邵水发源于邵东县双凤乡回龙峰西北麓南冲,经周官桥、两市塘、牛马司、云水铺乡,于邵阳市区沿江桥从右岸汇入资江。全长112公里,境内流域面积1965平方公里,河流平均坡降0.79‰。其较大的支流有搓江、西洋江、檀江。搓江发源于邵阳县邮家坪,经杉木桥,邵东县黄家坝水库、仙搓桥乡,于肖家村从左岸汇入邵水。西洋江发源于新邵县岳坪峰,经太芝庙、潭府、陈家坊乡,邵东县范家山镇,于牛马司从右岸汇入邵水。檀江源出东安县尖木岭南麓,于邵阳县五峰铺镇界牌桥进入市境,经五峰铺、中和、下花桥、谷州乡,市郊檀江乡,于双江口从左岸汇入邵水。
邵东县域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春多阴雨,夏暑期长,秋多干旱,冬寒期短。年日平均气温16.6℃。年平均无霜期270天。年平均降水量1150—1350毫米。
邵东县境内资源丰富,矿产以煤、石膏为主,已探明煤储量4000万吨,石膏储量3.2亿吨左右,还有锰、铅、锌、铀、铁、硅砂、重晶石、塑性粘土,石灰石等。土壤有水稻土、红壤、黄壤等7大类,16个亚类,51个土属,137个土种。